范文号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nà,nǎ,nā ]

读音:nà,nǎ,nā

拼音:na,na

简繁:那

五笔:VFBH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VFBH

笔画:6画

吉凶:吉

仓颉:SQNL

结构:左右

郑码:YBY

四角:17527

区位:3639

统一码:90A3

异体字:哪,挪,㖠,郍,?,?,?,?,?

英汉互译:that,that one,those

笔顺:横折钩、横、横、撇、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3092018年2014年
2013年3522007年2006年422
1995年460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381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那姓起源一

那姓源于春秋时期,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楚武王灭掉权国(今湖北沙洋县北),改置为县。公元前676年,权县尹斗缗率领权人举行暴动,被楚武王镇压下去。楚武王把权人迁往那处(湖北沙洋县西南那口城,有些人后来就以地名“那”为姓,称那(Nuó)氏。

那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那县,属于以地名为氏。汉朝时期,西北地区有个那县(今宁夏固原),在当地的少数民族中,有按汉俗以地名称那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那姓起源三

源于大宛国,出自汉朝时期大宛国破落那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朝时期,西域大宛国(今亚费尔干纳盆地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中有破落那氏,以部落名称为氏,亦称婆罗那氏,是大宛国的附庸。

那姓起源四

源于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东汉时期,西北、西南地区的羌族、夷族中,有一部份人汉化过程中,取谐音汉字改为单姓那氏者,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ē。

那姓起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慕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族拓拔部中原来就有那氏,在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七至二十年(公元493~496)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在进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汉化后依旧称那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ā。

那姓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纳赖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rai Hala,所冠汉姓即为那氏。

⑵.蒙古族那莫氏,亦称奈曼氏,源于辽国时期蒙古乃蛮部,以部为氏,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im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那氏、莫氏等。

⑶.蒙古族鼐奇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中的那颜吉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ikite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那氏。

⑷.蒙古族纳雅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那雅勤部,以部为姓,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中有那氏、纳氏等。

⑸.蒙古族纳伊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yi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那氏、纳氏、伊氏等。

除了蒙古族那莫氏汉化那氏读音作Nuó,其他像纳赖氏、鼐奇特氏、纳雅氏、纳伊氏汉化那氏读音皆作Nā。

那姓起源七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中的那姓,有三个主要的来源:

⑴.西域回回那那罕,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中期(公元1430年左右)率族人入附明朝。后徙居安徽全椒卫所,改汉名为陈景通。在其裔孙中,后有冠汉姓为那氏者,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ā。

⑵.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儿,在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中期(公元1442年左右)入附明朝。入朝后,那罕帖木儿被授职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卒后其子倒刺火者袭职。至其孙子一辈时,有人改汉姓为那氏,有人改汉姓为郁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ā。

⑶.满族中的查喇拉氏,后改汉字单姓为那氏,清朝中期该族人中有入伊斯兰教者,将那氏带入回族之中。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uó。

除了回族查喇拉氏汉化那氏读音作Nuó以外,其他回族那那罕后裔、那罕帖木儿后裔汉化那氏读音皆作Nā。

那姓起源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夸尔达氏,亦称夸尔那氏、夸哈那氏,满语为Kuwarda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所冠汉姓为那氏、桑氏等。

⑵.满族那勒加氏,满语为Nalgiya Hala,满族脱谱姓氏,亦称那尔加拉氏,北京市满族有此姓,世居地待考,后多冠汉姓为那氏。

⑶.满族那木图氏,满语为Namutu Hala,世居诨都和色(今地待考),人口极其稀少,所冠汉姓即为那氏。

⑷.满族纳塔氏,满语为Nata Hala,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纳坦部,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那氏、白氏、纳氏等。

⑸.满族囊佳氏,满语为Nanggiya Hala,源为海西女真的后裔,世居绰尔河流域,所冠汉姓即为那氏。

⑹.满族讷哷氏,亦称那尔氏,满语为Nere Hala,世居黑龙江两岸,所冠汉姓为那氏、春氏、康氏等。

⑺.满族乌鲁哩氏,亦称吴鲁哩氏,满语为Uluri Hala,汉义“猕猴桃”,世居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那氏、石氏、赵氏、吴氏等。

⑻.满族诺拉氏,满语为Nora mongu,是著名的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少,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后多冠汉姓为那氏。

⑼.满族纳拉氏,亦称那拉氏、纳喇氏,满语为Nara mongu,在文献《辽东纳拉氏谱书》中有记载:海西女真四部辉发部的先世,原系黑龙江东海岸窝集部尼玛察地人,本姓依克得里氏(伊克得里氏,满语为Ikderi Hala),其始祖为昂古理、兴济理二人,自黑龙江载木植主获利,移迁于察鲁居焉!察鲁地有扈伦国纳拉氏噶扬阿、图莫图二人平素结好深厚,俱由察鲁移居张地,四人聚约修睦,昂古理、兴济理因附其姓,宰七牛祭天,改姓纳拉氏。清朝中叶以后多称那氏、纳氏、康氏等。

⑽.满族叶赫氏,满语为Yehe Hala,汉义“盔顶”,本叶赫河之名。叶赫部的先世系蒙古土默特部,始祖兴恳达尔汉,奉明成祖皇帝朱棣之命,率其部民兵等卫守开原界北围场,后兴恳达尔汉灭了扈伦纳喇部,兼并其民众那拉氏(纳喇氏),迁徙至叶赫河两岸(今吉林叶赫河),改称为叶赫部,以部为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因此有族人称叶赫那拉氏(如慈禧太后即其后裔)。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那氏、叶氏、纳氏等。

⑾.满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章家氏、斋佳氏,以地为氏,满语为Janggiya Hala,世居章佳(今辽宁新宾章京河畔)、长白山俄穆和都鲁(今吉林敦化)、费雅郎阿(今辽宁新宾)、马尔墩(今辽宁新宾上夹马尔敦村)、宜汉阿拉(今辽宁新宾)、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有蒙古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蒙古族那氏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所冠汉姓为那氏、张氏、尹氏、章氏、杭氏、车氏、英氏、宁氏、桂氏等。

除了满族诺拉氏、叶赫氏、纳拉氏、章佳氏汉化那氏读音作Nuó以外,其他满族夸尔达氏、那勒加氏、那木图氏、纳塔氏、囊佳氏、讷哷氏、乌鲁哩氏汉化那氏读音皆作Nā。

那姓起源九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鄂温克族那克塔氏,世居郭络罗(今内蒙古阿荣旗得力琪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kta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那氏。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uó。

⑵.鄂温克族那哈密瓜塔氏,亦称纳哈塔氏,源出金国时期鄂温克纳合部,世居郭络罗沟(今内蒙古阿荣旗得力琪尔)、扎罗木得(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扎罗木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hata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中有那氏、纳氏等。该支那氏正确读音是Nā。

那姓起源十

源于彝族,出自明、清时期云南彝族那氏土司,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云南彝族那氏土司,源出云南彝族罗婺部族,是彝族六祖德布德施的后裔,由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那,在明朝时期出任沅江军民府土知府。

那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源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八十一位门阀。

今安徽省的泗县,辽宁省的新宾县、沈阳市、盖县、岫岩、大连市、西丰县、凤城市、本溪市,吉林省的安图县,山西省的孝义市,江苏省的江阴市,浙江省的金华市,四川省的德阳市、剑阁县,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均有那氏族人分布。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丹阳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循法堂:明朝的那嵩,世为知府。那嵩沿袭祖职为沅江土官,严格遵照国家法令,循法无过。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围场,山东之平邑、东平、昌乐,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彝族、土族、佤族、锡伯族、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据《风俗通》注云:“朝那,东夷也,其后单姓那氏。望出丹阳、天水。”《续通志·氏族略》亦注:“朝那,东夷国名,以国为氏。其后单为那氏。”(按:“朝那”,《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作“胡那”,误。)(2)《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云:“《左传》楚武王克权,迁权於那处,因氏。”“权”,周代国名,故城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南;“那处”,古地名,在今湖北荆门境内。此为楚之那氏,出自权国。

3、又据《汉书》注云:“大宛国之破落那氏,改为那氏。”盖取“破落那”之末音谐以汉字“那”而得。“大宛”,古代西域三十六城国之一。

4、又注云:“烧当羌(按:羌族的一支)亦有那氏。”

5、《魏书·官氏志》载有那氏,南迁改氏,“那氏依旧那氏。”

6、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清代满族姓氏那木都鲁、纳剌乌勒里等皆改单姓“那”。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7、彝族之那氏,出自“阿勒普”——帝赐之族——实亦以凤为图腾的凤氏族,故或依其汉意而为凤姓,自明代“凤者峨”之子备始,其先祖避乱,行至路中,忽来一队官兵,先祖急让官兵曰:“那!”彝语“那”乃“休息”之意。官兵正欲搜抢先祖,闻“那”音,以为其姓“那”,非凤土司也。官兵乃去,祖人得免难。自是以“那”护祖,因改姓“那”。

8、土族之那姓,则出自“诺贵-孔”,汉意为诺贵人。“诺贵”之意不明,或以为部落名,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

8、锡伯族之那氏,则由那拉(按:或作“纳剌”)氏所改,亦取其首音谐以“那”字而改。

9、鄂温克族之那姓,则由“那哈他”、“那妹他”嘎拉所改,皆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

10、鄂伦春族之那姓,出自“那旦”千(氏),汉意为“七个”,以志七张貉皮买了妻子之事,以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注(7)——⑾见《中国人的姓名》。西魏有扬州刺史那椿;唐代有那利;明代有那嵩,沅江土官,为知府;清代有那早,任把总。

二、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五大连池、辽宁之昌图、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满族、汉族、傣族、傈僳族有此姓。“那”,作为姓氏,当音nā,今音nà者,可视作俗读音变,当作另姓。

三、nuó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姓也,西魏那栖;又,代北有破落那氏,大宛之后,入中国后改为那氏。”一音nā,亦姓;《姓氏词典》音nuò。北魏有那颉;明代有那鉴。

四、

那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那姓起源:

1、春秋时楚武王克权(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后迁权于那处(故城在今湖北荆门东南那口),因以为氏,见《姓谱》。

2、朝那(zhūnuó),一作朝郍,东夷国名,其后以国为氏,后改朝那氏为那氏。

3、汉时西域大宛国之破落那氏后改为那氏,见《魏书·官氏志》。

4、上郡那氏,源出乌桓部。

5、汉时烧当羌有那氏。

6、宋以来云南土司那姓,现归缅甸,属缅甸孟族。

7、明清时云南安南(今文山州马关及麻栗坡)长官司副长官、新现寨(今屏边西北)土舍、武定直隶州暮连乡土舍、元江军民府知府,均姓那,为傣族。其中元江傣族那姓,其先为随明将沐英进云南之汉族,因功封为元江世袭土司,后逐渐同化为傣族。

8、清满洲八旗姓那木都鲁氏、纳喇氏、瑚勒哩氏等均有改姓那氏者。

9、鄂温克族那哈他氏,汉姓为那。

10、土族那贵氏,汉姓为那。

11、锡伯族那拉氏,汉姓为那。

12、黎、彝、蒙古、瑶等民族均有此姓。

那姓名人:

那颉,一作郍颉,东晋末后燕辽西太守。那尚絅,明时四川宜宾人,弘治举人。

郡望:天水、丹阳。

变化:亦作��、��、郍。

历史名人

那姓古代名人

那鉴明朝,云南土官。嘉靖中他杀其侄知府那宪,夺其印,密约交趾蛮族叛乱。后被朝廷招安,不久又再次叛乱,兵败后自杀。

那彦成清朝,字韶九,号绎堂,满州人。他是乾隆年间进士,历任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直隶总督,加太子太保衔,剿办山陕、楚及滑县匪乱尤有功。他工诗能书,遇事有执持,卒谥文毅。

那颉五胡十六国,后燕官员,曾任辽西太守。

那椿诺宋朝,官员,官至扬州刺史,为官清廉,为民所爱。

那嵩明朝,沅江土官,曾为知府。

那宪明朝,嘉靖年间土官,为那鉴之侄。

那姓近代名人

那木拉1948年10月生,男,内蒙古乌兰浩特人,蒙古族。主任编辑。中共党员。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现任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系内蒙古记协理事。20多年的新闻生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88年以来成功地组织拍摄了诺敏塔拉迎春晚会、首届呼伦贝尔草原之夏电视节;成功地组织拍摄了“马背上的水手”等数十部反映呼伦贝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人文地理专题片,其中与孟和、朝克、小平等合作拍摄的《呼伦贝尔草原》1990年获中国电视委员会颁发的三等奖。1996年在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四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继往开来,任重道远”在《内蒙古广播电视》杂志上发表;论文“浅谈广播工作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在《人民日报》新闻座谈会上荣获三等奖。1997年,在第四届中国广播奖广播新歌征集优秀作品评选中,监制的歌曲“阿爸的草原”荣获银奖。有领导才能和前瞻意识,勇于改革,开拓创新。1994年率部门主任南下考察,寻求改革良案,合作撰写《学习考察报告》。1995年开始成立调频台的工作,广播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那启刚1943年生,男,辽宁省凤城市人,锡伯族。中学高级教师。1968年于辽宁师范学院毕业。现任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兼物理研训员。中共党员。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曾有十余篇教育科研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其中《根据桓仁山区特点开展教学研究》一文被县科协评为优秀论文。《发挥教研员在物理教研中的作用》、《当前教学工作中应着重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等五篇论文获市级优秀论文证书。《试论1986年辽宁省初中升高中物理试题》、《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教育是关键》二篇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证书。《贯彻调整意见的几点做法》一文在省级刊物《教学研究与指导》上发表,在编者按中给予高度评价。提交的《关于对我县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建议案,在县政协第六届二次会议上宣读,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辽宁教育学院于1999年5月在桓仁召开“辽宁省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表演赛暨继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充分发挥参培教师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搞好学科基本功培训》的成果汇报和经验介绍。大会对桓仁的经验,对十几名物理教师的成功表演和全体物理教师的成果展示给予高度评价,并号召全省学习桓仁的经验和做法。

郡望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丹阳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循法堂:明朝的那嵩,世为知府。那嵩沿袭祖职为沅江土官,严格遵照国家法令,循法无过。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围场,山东之平邑、东平、昌乐,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彝族、土族、佤族、锡伯族、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据《风俗通》注云:“朝那,东夷也,其后单姓那氏。望出丹阳、天水。”《续通志·氏族略》亦注:“朝那,东夷国名,以国为氏。其后单为那氏。”(按:“朝那”,《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作“胡那”,误。)(2)《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云:“《左传》楚武王克权,迁权於那处,因氏。”“权”,周代国名,故城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南;“那处”,古地名,在今湖北荆门境内。此为楚之那氏,出自权国。

3、又据《汉书》注云:“大宛国之破落那氏,改为那氏。”盖取“破落那”之末音谐以汉字“那”而得。“大宛”,古代西域三十六城国之一。

4、又注云:“烧当羌(按:羌族的一支)亦有那氏。”

5、《魏书·官氏志》载有那氏,南迁改氏,“那氏依旧那氏。”

6、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清代满族姓氏那木都鲁、纳剌乌勒里等皆改单姓“那”。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7、彝族之那氏,出自“阿勒普”——帝赐之族——实亦以凤为图腾的凤氏族,故或依其汉意而为凤姓,自明代“凤者峨”之子备始,其先祖避乱,行至路中,忽来一队官兵,先祖急让官兵曰:“那!”彝语“那”乃“休息”之意。官兵正欲搜抢先祖,闻“那”音,以为其姓“那”,非凤土司也。官兵乃去,祖人得免难。自是以“那”护祖,因改姓“那”。

8、土族之那姓,则出自“诺贵-孔”,汉意为诺贵人。“诺贵”之意不明,或以为部落名,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

8、锡伯族之那氏,则由那拉(按:或作“纳剌”)氏所改,亦取其首音谐以“那”字而改。

9、鄂温克族之那姓,则由“那哈他”、“那妹他”嘎拉所改,皆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

10、鄂伦春族之那姓,出自“那旦”千(氏),汉意为“七个”,以志七张貉皮买了妻子之事,以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注(7)——⑾见《中国人的姓名》。西魏有扬州刺史那椿;唐代有那利;明代有那嵩,沅江土官,为知府;清代有那早,任把总。

二、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五大连池、辽宁之昌图、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满族、汉族、傣族、傈僳族有此姓。“那”,作为姓氏,当音nā,今音nà者,可视作俗读音变,当作另姓。

三、nuó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姓也,西魏那栖;又,代北有破落那氏,大宛之后,入中国后改为那氏。”一音nā,亦姓;《姓氏词典》音nuò。北魏有那颉;明代有那鉴。

四、

那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那姓起源:

1、春秋时楚武王克权(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后迁权于那处(故城在今湖北荆门东南那口),因以为氏,见《姓谱》。

2、朝那(zhūnuó),一作朝郍,东夷国名,其后以国为氏,后改朝那氏为那氏。

3、汉时西域大宛国之破落那氏后改为那氏,见《魏书·官氏志》。

4、上郡那氏,源出乌桓部。

5、汉时烧当羌有那氏。

6、宋以来云南土司那姓,现归缅甸,属缅甸孟族。

7、明清时云南安南(今文山州马关及麻栗坡)长官司副长官、新现寨(今屏边西北)土舍、武定直隶州暮连乡土舍、元江军民府知府,均姓那,为傣族。其中元江傣族那姓,其先为随明将沐英进云南之汉族,因功封为元江世袭土司,后逐渐同化为傣族。

8、清满洲八旗姓那木都鲁氏、纳喇氏、瑚勒哩氏等均有改姓那氏者。

9、鄂温克族那哈他氏,汉姓为那。

10、土族那贵氏,汉姓为那。

11、锡伯族那拉氏,汉姓为那。

12、黎、彝、蒙古、瑶等民族均有此姓。

那姓名人:

那颉,一作郍颉,东晋末后燕辽西太守。那尚絅,明时四川宜宾人,弘治举人。

郡望:天水、丹阳。

变化:亦作��、��、郍。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围场,山东之平邑、东平、昌乐,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彝族、土族、佤族、锡伯族、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据《风俗通》注云:“朝那,东夷也,其后单姓那氏。望出丹阳、天水。”《续通志·氏族略》亦注:“朝那,东夷国名,以国为氏。其后单为那氏。”(按:“朝那”,《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作“胡那”,误。)(2)《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云:“《左传》楚武王克权,迁权於那处,因氏。”“权”,周代国名,故城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南;“那处”,古地名,在今湖北荆门境内。此为楚之那氏,出自权国。

3、又据《汉书》注云:“大宛国之破落那氏,改为那氏。”盖取“破落那”之末音谐以汉字“那”而得。“大宛”,古代西域三十六城国之一。

4、又注云:“烧当羌(按:羌族的一支)亦有那氏。”

5、《魏书·官氏志》载有那氏,南迁改氏,“那氏依旧那氏。”

6、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清代满族姓氏那木都鲁、纳剌乌勒里等皆改单姓“那”。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7、彝族之那氏,出自“阿勒普”——帝赐之族——实亦以凤为图腾的凤氏族,故或依其汉意而为凤姓,自明代“凤者峨”之子备始,其先祖避乱,行至路中,忽来一队官兵,先祖急让官兵曰:“那!”彝语“那”乃“休息”之意。官兵正欲搜抢先祖,闻“那”音,以为其姓“那”,非凤土司也。官兵乃去,祖人得免难。自是以“那”护祖,因改姓“那”。

8、土族之那姓,则出自“诺贵-孔”,汉意为诺贵人。“诺贵”之意不明,或以为部落名,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

8、锡伯族之那氏,则由那拉(按:或作“纳剌”)氏所改,亦取其首音谐以“那”字而改。

9、鄂温克族之那姓,则由“那哈他”、“那妹他”嘎拉所改,皆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

10、鄂伦春族之那姓,出自“那旦”千(氏),汉意为“七个”,以志七张貉皮买了妻子之事,以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注(7)——⑾见《中国人的姓名》。西魏有扬州刺史那椿;唐代有那利;明代有那嵩,沅江土官,为知府;清代有那早,任把总。

二、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五大连池、辽宁之昌图、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满族、汉族、傣族、傈僳族有此姓。“那”,作为姓氏,当音nā,今音nà者,可视作俗读音变,当作另姓。

三、nuó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姓也,西魏那栖;又,代北有破落那氏,大宛之后,入中国后改为那氏。”一音nā,亦姓;《姓氏词典》音nuò。北魏有那颉;明代有那鉴。

四、

那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那姓起源:

1、春秋时楚武王克权(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后迁权于那处(故城在今湖北荆门东南那口),因以为氏,见《姓谱》。

2、朝那(zhūnuó),一作朝郍,东夷国名,其后以国为氏,后改朝那氏为那氏。

3、汉时西域大宛国之破落那氏后改为那氏,见《魏书·官氏志》。

4、上郡那氏,源出乌桓部。

5、汉时烧当羌有那氏。

6、宋以来云南土司那姓,现归缅甸,属缅甸孟族。

7、明清时云南安南(今文山州马关及麻栗坡)长官司副长官、新现寨(今屏边西北)土舍、武定直隶州暮连乡土舍、元江军民府知府,均姓那,为傣族。其中元江傣族那姓,其先为随明将沐英进云南之汉族,因功封为元江世袭土司,后逐渐同化为傣族。

8、清满洲八旗姓那木都鲁氏、纳喇氏、瑚勒哩氏等均有改姓那氏者。

9、鄂温克族那哈他氏,汉姓为那。

10、土族那贵氏,汉姓为那。

11、锡伯族那拉氏,汉姓为那。

12、黎、彝、蒙古、瑶等民族均有此姓。

那姓名人:

那颉,一作郍颉,东晋末后燕辽西太守。那尚絅,明时四川宜宾人,弘治举人。

郡望:天水、丹阳。

变化:亦作��、��、郍。

堂号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丹阳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循法堂:明朝的那嵩,世为知府。那嵩沿袭祖职为沅江土官,严格遵照国家法令,循法无过。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围场,山东之平邑、东平、昌乐,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彝族、土族、佤族、锡伯族、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据《风俗通》注云:“朝那,东夷也,其后单姓那氏。望出丹阳、天水。”《续通志·氏族略》亦注:“朝那,东夷国名,以国为氏。其后单为那氏。”(按:“朝那”,《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作“胡那”,误。)(2)《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云:“《左传》楚武王克权,迁权於那处,因氏。”“权”,周代国名,故城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南;“那处”,古地名,在今湖北荆门境内。此为楚之那氏,出自权国。

3、又据《汉书》注云:“大宛国之破落那氏,改为那氏。”盖取“破落那”之末音谐以汉字“那”而得。“大宛”,古代西域三十六城国之一。

4、又注云:“烧当羌(按:羌族的一支)亦有那氏。”

5、《魏书·官氏志》载有那氏,南迁改氏,“那氏依旧那氏。”

6、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清代满族姓氏那木都鲁、纳剌乌勒里等皆改单姓“那”。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7、彝族之那氏,出自“阿勒普”——帝赐之族——实亦以凤为图腾的凤氏族,故或依其汉意而为凤姓,自明代“凤者峨”之子备始,其先祖避乱,行至路中,忽来一队官兵,先祖急让官兵曰:“那!”彝语“那”乃“休息”之意。官兵正欲搜抢先祖,闻“那”音,以为其姓“那”,非凤土司也。官兵乃去,祖人得免难。自是以“那”护祖,因改姓“那”。

8、土族之那姓,则出自“诺贵-孔”,汉意为诺贵人。“诺贵”之意不明,或以为部落名,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

8、锡伯族之那氏,则由那拉(按:或作“纳剌”)氏所改,亦取其首音谐以“那”字而改。

9、鄂温克族之那姓,则由“那哈他”、“那妹他”嘎拉所改,皆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

10、鄂伦春族之那姓,出自“那旦”千(氏),汉意为“七个”,以志七张貉皮买了妻子之事,以为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那”而为单姓。注(7)——⑾见《中国人的姓名》。西魏有扬州刺史那椿;唐代有那利;明代有那嵩,沅江土官,为知府;清代有那早,任把总。

二、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五大连池、辽宁之昌图、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满族、汉族、傣族、傈僳族有此姓。“那”,作为姓氏,当音nā,今音nà者,可视作俗读音变,当作另姓。

三、nuó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姓也,西魏那栖;又,代北有破落那氏,大宛之后,入中国后改为那氏。”一音nā,亦姓;《姓氏词典》音nuò。北魏有那颉;明代有那鉴。

四、

那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那姓起源:

1、春秋时楚武王克权(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后迁权于那处(故城在今湖北荆门东南那口),因以为氏,见《姓谱》。

2、朝那(zhūnuó),一作朝郍,东夷国名,其后以国为氏,后改朝那氏为那氏。

3、汉时西域大宛国之破落那氏后改为那氏,见《魏书·官氏志》。

4、上郡那氏,源出乌桓部。

5、汉时烧当羌有那氏。

6、宋以来云南土司那姓,现归缅甸,属缅甸孟族。

7、明清时云南安南(今文山州马关及麻栗坡)长官司副长官、新现寨(今屏边西北)土舍、武定直隶州暮连乡土舍、元江军民府知府,均姓那,为傣族。其中元江傣族那姓,其先为随明将沐英进云南之汉族,因功封为元江世袭土司,后逐渐同化为傣族。

8、清满洲八旗姓那木都鲁氏、纳喇氏、瑚勒哩氏等均有改姓那氏者。

9、鄂温克族那哈他氏,汉姓为那。

10、土族那贵氏,汉姓为那。

11、锡伯族那拉氏,汉姓为那。

12、黎、彝、蒙古、瑶等民族均有此姓。

那姓名人:

那颉,一作郍颉,东晋末后燕辽西太守。那尚絅,明时四川宜宾人,弘治举人。

郡望:天水、丹阳。

变化:亦作��、��、郍。

[ 那 ]字的同音字 - [ n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