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ú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378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373 |
1995年 | 383 | 1987年 | 309 | 1982年 | 369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309 |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濮姓主要源自:虞姓、姬姓、芈姓。
濮姓起源一
源于虞姓,出自虞舜之子姚散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虞舜(姚舜)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时,将他的儿子姚散封于濮地(今河南濮阳),其后代遂以地名为姓氏,称濮氏,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濮姓起源二
源于高阳氏,出自颛顼裔孙陆终后代的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颛顼帝裔孙陆终之后,有居于濮地(今河南城濮)者,其后以地名为姓氏,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濮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时期颛顼帝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古代中原地区有一条河叫濮水,濮水南岸有一块丰饶的地方叫濮阳(今河南濮阳)。在远古时期,其地也叫帝丘,黄帝的孙子颛顼做部落首领时,曾以濮阳为都城;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成公姬郑也曾在濮阳定都。
该支濮氏祖先是颛顼的后裔族人,原来是北方游牧部落,后来逐渐迁徙到河南、山东交界的濮水北岸,“水之北为阳”,因称“濮阳”,因此这个部落给自己的姓氏定为濮阳氏,后有简改为单姓濮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濮水,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母亲河,它孕育了濮阳、城濮(濮城)、临濮、濮州、咸城、洮(今山东鄄城)等一批重要城镇;哺育了古老的濮氏、濮阳氏,还造就了中华文化之先河之一的“桑间濮上”、“卫风新声”。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但读音仍然读作pú(ㄆㄨˊ)
濮水的源头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城的西南部,从古称四渎之一的济水分出,大致沿今天然渠走向,至长垣县赵堤后又沿回墓沟走向进入濮阳境内,之后往东北方向横穿今濮阳县、范县东部,最后进入山东境内再次汇入济水(今山东小清河)。
近有学者说是先有濮阳姓氏,后有濮阳地名。其实,仍然属于先有地名而后有姓氏,即以地名为氏。
濮姓起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康叔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苑》的记载,春秋时期,卫国有康叔的后代为大夫,被封于濮阳之地(今河南濮城),其后裔子孙以封地邑名为姓氏,称濮阳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濮氏者,再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濮氏与姬姓濮阳氏同宗同源。
濮姓起源五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濮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路史》的记载,周朝时,有百濮国(在今湖省北石首县南),国人以濮为姓,亦称濮氏。“濮(布)”在壮语里是人的意思。“濮土(布土)”译成汉语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长的人。濮土是与客人、外来人相对而言的。各地壮族有着不同的自称,但他们都离不开“布”、“濮”这个总称。“濮土(布土)”是广西田东、田阳、平果、百色等县的壮族自称。(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濮姓起源六
源于百濮族,出自春秋时期百濮国,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这是一个比芈姓濮国更加古老的国度,其实是一个部族群体,位置在今云南省南部,国民就是百濮族人。
百濮国,是一个比芈姓濮国更加古老的国度,其实是一个部族群体,位置在今云南省南部,国民就是百濮族人。
百濮,是古代西南地区一些古老民族的统称,在汉史种皆称“濮人”或“卜人”。古代的百濮族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最早见于典籍《尚书·牧誓》的记载,那里记述了百濮人曾参加了周武王姬发领导的“伐纣会盟”。司马迁在史籍《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武王在公元前1122年(一说公元前1066年,待考)率南方八个诸侯国联盟军讨伐商纣王,这八国即庸、蜀、羌、鬓、微、卢、彭、濮这八个部族,其濮部落中的鬓族、濮族均居于云贵高原,鬓族主要分布在今牟定县一带,而濮族则分布面很广,在周、秦时期被明确称之为“百濮”。百濮的后裔分支很多,历代称呼有朴子、朴子蛮、布朗、蒲蛮、古刘、哈瓦、德昂(崩龙)等等。据史籍《华阳国志》的记载,古代越嶲郡会无一带(今四川会理)为百濮族人的世居地之一,留有“濮人冢”,即今著名的“安宁河大石墓”。
在古代,“濮”、“卜”二字是通用的,“濮”即“卜”。上古之濮,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甚多。如在史籍《逸周书·王会解》中记载:商周时代,百濮族人以象齿、文犀、翠羽为献。著名的西汉学者孔安国在《传》中记载:“百濮人在江汉之南。”唐朝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也记载:“百濮人在楚西南。”
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则更明确地记载:“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濮族人,主要居住于楚国的西南部,即现在的云南、贵州,四川至江汉流域以西一带,历史上还有记载其故址在滇南思茅地区,即今云南省的普洱市,那实际上仅是“百濮国”的政治中心之一,并非包括全部“百濮”的分布地域。商、周时期,该地区居住的土著民族就被中原华夏人称作“濮人”,实际上有许多部落。周武王姬发伐纣建周之后,将一些濮族人部落的酋长或头人按公候、伯、子、男爵位分别封国,后统称其为“百濮国”。百濮部落众多,分布广泛,扬雄在《蜀都赋》中说:“东有巴、賨,绵亘百濮”。左思在《蜀都赋》中也说:“于东则绵巴中,百濮所充”。杜预在《春秋释例》中亦说:“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在蜀地以东,楚地以南和西南,直至整个云贵高原,都有百濮人的分布。直到春秋中叶,百濮仍是一股强大的地方势力,并不断试图向东北发展,给楚国制造了相当大的压力,例如在周顷王姬壬臣八年(楚庄王芈旅三年,公元前611年),乘着楚国闹大饥荒,庸国君主率群蛮叛楚,“麇人率百濮僚聚于选,将伐楚”。选邑,古代地名,就是今湖北省宜昌市所属的枝江市。
麇国,又称“麋子国”,即典籍《牧誓》中所举“西土八国”中的微国,故址在今湖北省十堰市郧县,这在史籍《春秋大事表》中有记载:“郧县为春秋时麋国地”,在文献《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将麇国标注在陕西省白河县境,与郧县、郧西为毗邻地区。庸、麇两国相距不远,庸国、麇国君主分别率群蛮与百濮,都说明其所率蛮、濮的部落众多,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形成统一的力量。于是,在庸、麇两国在公元前611年叛乱之末,楚庄王亲率大军征鄂西,联络了秦国、巴国军队,将群蛮、百濮部落联盟各个击破,经过交战,先灭了庸国,麇国孤掌难鸣,随后也被灭掉。之后,麇国国人亦分散,一部分族人被楚国强迁至今湖南省岳阳地区。到周景王姬贵二十二年(楚平王熊弃疾六年,公元前523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此举为楚平王“收南方”的重大战略举措,终于灭了百濮国,将其地置为附庸的绞国,消除了楚国西南方向的不安定因素。但是,由于百濮族人实际上并没有统一的首领,在历史上也没有真正形成部落联盟,而是各自分散成无数个小部落群体,因此被称作“百濮”。所以一直到战国末期,楚国也未能完全将他们同化。
今天,历史学家对百濮族人的历史演变结果有三种流派:①战国以后演变为百越,发展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民族;②百濮与百越是两个不同的族体,元朝以后称蒲人,再后发展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各民族;③前期之百濮与百越有密切关系,后期即为孟高棉语族各民族。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濮族人,主要居住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至江汉流域以西一带,是今天操持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和哈尼族以及土家族、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族、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布朗族、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的佤族和德昂族、汉藏语系·语族语支至今未定的仡佬族、以及部分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傣族(泰族)、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等诸多少数民族的先民之一。
在百濮国灭亡之后,其国人中即以国名“百濮”为姓氏,称濮氏,后亦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百濮国的濮氏、洑氏,皆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fú(ㄈㄨˊ)。
濮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濮姓的主要来源有:
1、根据《路史》上记载,是舜的儿子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
2、芈姓百濮一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在今湖北省石首县的东南,后来迁到河南的濮河两岸定居下来,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姓氏。濮氏在四川的中部,也一向很有名气,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巴中七姓之一”。据有的学者考证,今四川的濮氏,当初是从湖北迁去的。
3、根据《姓苑》的记载,是因为卫大夫食采于濮,后代因此就以地命氏,已经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
4、根据《路史》的记载,濮氏就是百濮之族。所谓百濮之族,就是《左传·文十六年》记载的夷族,麋人曾率领百濮之族聚于选这个地方,准备讨伐楚国。百濮之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在今湖北省石首县的东南,后来迁到河南的濮河两岸定居下来,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姓氏。濮氏在四川的中部,也一向很有名气,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巴中七姓之一”。根据学者考证,四川的濮氏,当初是从湖北迁过去的。望族居于鲁国郡,即现在的山东滋县西部。
5、甘肃省濮文全主编的《高台濮氏简史》记载:“根据民间传说和有关历史史志的记述,推断五坝堡濮家庄濮氏祖源,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一带,约在明代初年奉朝命西迁充边,途经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集中,辗转来到西北边陲——甘州卫地三工堡落户。嗣后,约在明朝万历年间,濮氏宗族中有一户人家,从三工堡来到五坝堡东土谋生,为当时本土八姓之一(其余七姓为:白、费、刘、谢、石、雷、张等)。自此,扎根本土,渐次繁衍。濮氏先祖来到本土后,历经沧桑,随着岁月的延伸,人口增殖,事业发展,家庭兴旺,遂脱离了三工堡宗室体系,另立了宗谱,修建了宗庙,编排了宗序,成为五坝堡濮氏一宗。起宗谱牒因年代久远已经失传,代代口头相传的两地宗族关系,至今影响深刻,思念故土的心绪始终不断。”
6、濮氏望族出鲁国郡。
传说,濮氏族人故豪于赀。宋、元之间与禾郡汤氏并称著阀,互相婚媾。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濮氏嫁女于甪里,汤氏奁媵纷陈,观者如堵。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微服于民间,见而异之,遂混迹稠人中至濮家大院备访。当见到濮氏家族富盛已极之后,遂下令其家族七十二支分析而居。焉时,唯濮鉴已故不在被迁之例。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有司以尊贤取友,克敦孝第,同居十世,无罪离析。上闻,诏从其请许归故土。唯濮镜、濮镶、濮钿、濮钺复还,与濮鉴孙——濮彦仁留镇不迁者皆濮凤长子梧之后也。
濮院是十二支迁徙:
濮铣、濮钟迁往王江泾,濮金昌、濮锡迁往虎溪,濮镜、濮镶、濮钿迁往仁和,濮钊迁往海宁,濮钺迁往陡门,濮铎迁往郡南,濮金奇迁往常安,濮金奎迁往宁国,濮金夫迁往泗安,濮钰、濮铿迁往常熟,濮□迁往临安,濮镐迁往金陵,濮铉迁往松江,濮铨迁往青镇,濮钦迁往松陵,濮钢迁往严州,濮钚迁往茶山,濮钏迁往安东,濮铠迁往金坛,濮金乍迁往万溪,濮金卞、濮钥迁往龙潭,濮金广迁往石门,濮金主迁往双溪,濮金周迁往徽州,濮镰、濮锃迁往山东,濮金乔迁往桐里,濮金公迁往建平乌镇,濮金璧、濮锐迁往临平等地。
安陆郡:安陆置县始于战国中期。南北朝时期的宋国孝建元年(甲午,公元454年)置安陆郡。唐朝时期改郡为州。宋朝时期改州为府。明、清两朝时期为德安府安陆县,辛亥革命以后归属江汉道。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己亥属武汉市,1961年辛丑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庚戌属孝感地区。1987年丁卯9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陆县,设立安陆市以原安陆县的行政区域为安陆市的行政区域。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鄄城)。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博陵郡:东汉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平陵郡:汉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晋朝时期改为平陵县,属于青州济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部一带地区。
无锡县: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朝元贞元年(乙未,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中书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朝应征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安陆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安平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亦称锡山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东鲁堂、曲阜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帝丘堂、轩都堂、东郡堂
尚忠堂:
青云堂:
一、濮pú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榆次,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卫大夫食采於濮,因而氏焉。其地在澶州濮阳。今新定有此姓。望出鲁国。”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舜帝子散封於濮者。”此亦以邑为氏,当系出妫姓。
3、又据《路史》注云:“濮氏,楚之族,即百濮,熊姓。”《姓氏词典》称:“濮,旧说为周代国名,在今湖北石首县南。相传其国无君长,各以邑落自聚,故亦名‘百濮’。”宋代有濮万年;明代有濮有容,分水人,陆安知县;清代有濮仲谦,江宁人。
二、濮
濮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江苏多此姓。
濮姓起源:
1、系自姬姓。濮,春秋时卫之鄄邑(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为卫大夫之采邑,因氏。
2、系自姜姓。姬,春秋时齐大夫采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之濮城),因氏,见《姓苑》。
3、系自熊姓。濮氏楚之族,即百濮。春秋时活跃于湖北石首东南之夷人,书称百濮族,其后一支定居于河南濮河两岸,另一支迁入川,成为南北朝时巴中七姓之一。
4、系自姚姓。舜之子散封于濮(故城在今河南濮河上流之濮阳、滑县、延津一带),亦为濮氏。
濮姓名人:
濮坦,宋时归安人,隆兴登科,知龙溪县。
郡望:鲁国、濮阳、东鲁。
濮姓古代名人
濮仲翁西汉,(生卒年待考),东海人。著名学者。汉宣帝时应朝中征召,曾向汉宣帝讲授过《诗》。
濮万年、濮道兴宋朝,兄弟二人为画家,善画人物。
濮鉴元朝,(生卒年待考),字明之;浙江桐乡人。著名官吏。曾任富阳税务官。元大德中期大水淹禾,乡民苦饥。鉴捐米千余石以食饥者,所活甚众。后升提举。公元1307年,濮鉴出资万金,在浙江嘉兴濮院的市中心设立了四大牙行,大量收购周边的丝绸产品,并招徕商贾,批发买卖。由于设施完善,远方的丝绸商贩一到濮院,即“无羁泊之苦”,遂盛赞濮院为“永乐市”。直到今天,“永乐”两字还在沿用。
濮阳兴三国(?-264年),字子元,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东吴大臣,吴景帝孙休末年至末帝孙皓初年任丞相。孙权时为上虞县令,后升任尚书左曹、五官中郎将、会稽大守。孙休即位,征召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永安三年(260年),力主建丹杨湖田,事倍功半,百姓大怨。后升任丞相。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濮阳兴与张布迎立孙皓。担任侍郎,兼任青州牧。同年被万彧谮毁,流放广州,途中孙皓派人被追杀,并夷三族。
濮阳成元末,生卒年不详,字子义,安徽省广德县人。朱元璋驻宣州阅兵时从军,初任灵壁侯汤和麾下百户,后随耿炳文转战南北,屡立战功。升千户,又封武德将军,世袭金山百户卫。
濮阳瑾明朝,(生卒年待考),字良玉,号西峰,广德人(今安徽广德)。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贡试第一,授山东宁阳县丞。任上,曾两次赈饥,救活许多百姓。该县地瘠民贫,灾害频仍。为长久计,瑾向两淮盐商贷银一万七千余两,购粮贮存以备荒年赈饥。并上疏免去该县养马官务,使县民负担得以减轻。上司委以赴外地赈灾、催粮、收缴香税等要务,均办理有方。在任九年,治绩颇丰。后以亲老乞归,送者摩肩接踵,拦道截镫,依依难舍。终年八十五岁。
濮阳涞明朝,(生卒年待考),号真庵;广德人(今安徽广德)。著名官吏。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举人。曾任南昌府(今江西南昌)通判。一生操履清白,有政声,著述较多。濮阳涞为人端直,不畏权势。在京时,恰遇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弹劾严嵩被害。濮阳涞闻讯立即素服前往杨家吊唁,并为文致祭,为此险遭株连。后在南昌府通判迁上,大刀阔斧整顿社会治安,使府辖各县地方秩序迅速好转。濮阳涞所得薪俸从不自润,常倾其所余积谷,以供荒年赈饥。终仕归里后,潜心读书,著有《四书礼记贞义》、《韵学大成》、《图书性理订疑》等,今佚。
濮澄明末清初,字仲谦,金陵派竹刻创始人,刻竹技法与嘉定“三朱”迥异,不耐精雕细琢,往往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凿磨即已成器。匠心独运,以自梦忆》说:“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苦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宋荔裳《竹罂草堂歌》中有为仲谦赋:“白门濮生亦其亚,大璞不斫开新硎。”所谓“大璞不斫”,是说能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这与一般竹刻不同,须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为之,故能继承此法的人不多。清后期,文人学者都以仲谦的“大璞不斫”和浅刻为高古独绝,最可推崇,故文人竹刻都继承仲谦浅刻一脉,但也各有发展。浅刻技法适宜于刻扇骨、臂搁、竹杖之类。而这些品类亦正是文人所喜爱和常用者。,濮英,(公元?~1393年待考)。著名明朝将领。,他善于用兵,勤于治兵,战功卓著。初以勇力为百夫长,积功至西安卫指挥。坐军政不修,召还诘责,遣叶升代之。升更言其贤,令还卫。,明洪武十九年,明太祖朱元璋命耿炳文选陕西都司卫所卒备边,惟濮英所练称劲旅,加都督佥事。明年濮英率所部随大将军冯胜北征。抵金山,降纳哈出,遂班师,而以濮英将奇兵三千人为殿。纳哈出余众窜匿者尚数十万,闻帅旋,设伏于途,谋俟大军过窜取之。未发。濮英后至,猝为所乘,冲突不能出,马踣,遂见执。敌既俘获濮英,思挟为质。濮英绝食不言,乘间引佩刀剖腹死。,事闻,赠金山侯,谥忠襄。明年进赠乐浪公。封其子濮玙为西凉侯,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二十三年,命练兵东昌,又令驻临清,训练士卒。明洪武二十五年,召还,同宋国公胜等简阅山西士马。
濮玙明朝,生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八月十三日午时,被朝廷封为西凉侯。
濮真明朝,(生卒年待考),庐州人(今安徽合肥庐江)。著名将领。濮真作战十分勇敢,在军成为百夫长,立了战功后升为西安卫指挥,到明洪武二十年他已是都督佥事,随大军征高丽。,大军班师时,他断后被高丽军抓获,但他忠贞不屈,在高丽王诱他投降时,他说:“大丈夫有一颗赤心,怎么能顺从你呢!”随即抽出佩刀,剖心而死。公卒嘉靖四十一年,后被被追封为金山侯,第二年又被追封为乐浪公。
濮源、濮升清朝,(生卒年待考),著名官吏。父子二人先后出任涪州太守(今重庆涪陵),皆有惠政于当地。
濮闳中清朝,据《怀宁县志》记载,乾隆年间,濮闳中9岁时,母亲患了眼疾,一天比一天严重,渐渐地什么也看不见。小小濮闳中就抱着母亲的脸,用舌头一口口地舔,几天下来,居然把母亲的眼疾舔好了。后母亲又患腹胀,医生建议以丝瓜汁入药,时值寒冬腊月,大雪茫茫,哪来新鲜丝瓜呢?濮闳中哭得悲痛欲绝,不想在家藏瓜种中,居然翻出一枝如刚刚摘下来的丝瓜。濮闳中喜出望外,急取汁奉母,母亲的腹胀立即好了。濮闳中的父亲也久病在床,他四处寻医。当听说舒城有一位任姓良医能治偏难杂症时,他便步行往返一昼夜两百多里,为父亲求来一单药方。回到家两只脚都走肿了,不能动一步……但不久后父母还是相继去世了,濮闳中便在墓边搭简陋小屋,一守多年,没有离开半步。守墓期间陆陆续续种下的小树,几年下来,葱葱郁郁长成一片大林子,被当地人称为孝子林。乾隆皇帝听说此事后,大为感动,亲书匾额相赐,并下旨建孝子牌坊。据濮本信介绍,牌坊高约11米,宽约8米。主体由4根石柱、3根横梁搭建而成。有一个正门、两个侧门,辅物有石座、石狮、透花窗棂、飞脊挑檐、铁钩铜铃等;左右侧门,有石狮4对,雌雄相视,威风凛凛……,“老安庆城牌坊不少,但为孝子而立的牌坊,这应算是最有名的一座了。”据濮本信回忆,他童年时孝子坊街上还有一处老房子,长辈们称之为孝子匾,里面就供放着皇帝亲赐的匾额。“后来,这条街居住的全是濮家人,就是到了解放初,濮家后代还多在这一带居住。我就是到上世纪70年代才搬离这儿的。”这样一幢有着传奇色彩的老宅,注定要成为一段重要历史的见证者。1923年12月,安徽城市共产党的第一缕曙光就从这里升起
濮英明朝,大将,他善于用兵,勤于治兵,战功卓著。
濮有容明朝,官员,曾任安陆知县
濮庆孙清朝,官员,曾任顺德知府
濮姓近代名人
濮德治与安徽城市第一个党组织,1923年春,共产党员柯庆施受陈独秀的派遣到安庆开展建党工作。柯庆施到安庆后,在《新建设》日报编辑副刊及国内新闻。他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党的主张。对安庆团组织进行了考察整顿,他决定在安庆成立地方党组织。1923年10月,在反曹锟贿选的斗争中,一些经受住考验的青年团员被转为共产党员,安庆建党条件已基本成熟。此时陈独秀写信给柯庆施,指示可以在安庆建党,“以作团的工作和其他各项的核心”。,在当时政治压迫日益严重的省城安庆,在哪里召开建党会议是最安全的呢?柯庆施为此绞尽脑汁。有一天,有个地方忽然跳进他脑海——孝子坊街的濮家老屋。,1923年12月,柯庆施在濮家老屋的前进堂屋里召开了建党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柯庆施、王步文、濮德治、许继慎、杨溥泉、彭干臣、高永春、姚光鼐、王同荣等10人。会议推举柯庆施为书记,党组织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安庆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这也是安徽省第一支城市党支部。那么,柯庆施当时为何独独相中濮家老屋了呢?,原来,濮家老屋地处安庆北门后街孝子坊,是座前后三进的百年老屋,前门在孝子坊街,后门通另一条街,拐弯就是北门,一般人都不知道这座房子的后门在什么地方,便于遇到险情时迅速离开;而世居此处的濮氏三家的家长都是不问世事的老先生,来客极少,僻静安全。当然,柯庆施相中濮家老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濮家的主人之一——濮德治——濮本信的二伯父。濮德治何许人?陈独秀老表是也!濮本信告诉我们,濮德治的母亲与陈独秀的母亲娘家同姓查,且又是堂姐妹。这样算来,濮德治和陈独秀就是表兄弟了。不过,陈独秀比濮德治大26岁,因此思想活跃、追求真理的濮德治常以长辈看待陈独秀,并且把他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一直追随陈独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亲自抓安徽、安庆的建党工作。于1923年派柯庆施到安庆开展革命与建党工作。而柯庆施来到安庆的第一件事,便是拿着陈独秀的介绍信去拜访濮德治,得到濮德治的热情接待。因此,当柯庆施提出想在濮家老屋召开建党会议时,濮德治当然是全力配合,并且成为中共安庆支部最早发展的十名党员之一。“伯父早年曾留学日本、苏联,精通英、法、日、俄等多国语言。”濮本信语言中充满了对濮德治的崇拜,“伯父从学生时代就追随陈独秀满腔热忱参加革命,一生历经沧桑,大半生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的。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才调云南省工作。”
安陆郡:安陆置县始于战国中期。南北朝时期的宋国孝建元年(甲午,公元454年)置安陆郡。唐朝时期改郡为州。宋朝时期改州为府。明、清两朝时期为德安府安陆县,辛亥革命以后归属江汉道。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己亥属武汉市,1961年辛丑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庚戌属孝感地区。1987年丁卯9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陆县,设立安陆市以原安陆县的行政区域为安陆市的行政区域。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鄄城)。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博陵郡:东汉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平陵郡:汉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晋朝时期改为平陵县,属于青州济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部一带地区。
无锡县: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朝元贞元年(乙未,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中书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朝应征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安陆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安平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亦称锡山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东鲁堂、曲阜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帝丘堂、轩都堂、东郡堂
尚忠堂:
青云堂:
一、濮pú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榆次,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卫大夫食采於濮,因而氏焉。其地在澶州濮阳。今新定有此姓。望出鲁国。”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舜帝子散封於濮者。”此亦以邑为氏,当系出妫姓。
3、又据《路史》注云:“濮氏,楚之族,即百濮,熊姓。”《姓氏词典》称:“濮,旧说为周代国名,在今湖北石首县南。相传其国无君长,各以邑落自聚,故亦名‘百濮’。”宋代有濮万年;明代有濮有容,分水人,陆安知县;清代有濮仲谦,江宁人。
二、濮
濮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江苏多此姓。
濮姓起源:
1、系自姬姓。濮,春秋时卫之鄄邑(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为卫大夫之采邑,因氏。
2、系自姜姓。姬,春秋时齐大夫采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之濮城),因氏,见《姓苑》。
3、系自熊姓。濮氏楚之族,即百濮。春秋时活跃于湖北石首东南之夷人,书称百濮族,其后一支定居于河南濮河两岸,另一支迁入川,成为南北朝时巴中七姓之一。
4、系自姚姓。舜之子散封于濮(故城在今河南濮河上流之濮阳、滑县、延津一带),亦为濮氏。
濮姓名人:
濮坦,宋时归安人,隆兴登科,知龙溪县。
郡望:鲁国、濮阳、东鲁。
一、濮pú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榆次,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卫大夫食采於濮,因而氏焉。其地在澶州濮阳。今新定有此姓。望出鲁国。”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舜帝子散封於濮者。”此亦以邑为氏,当系出妫姓。
3、又据《路史》注云:“濮氏,楚之族,即百濮,熊姓。”《姓氏词典》称:“濮,旧说为周代国名,在今湖北石首县南。相传其国无君长,各以邑落自聚,故亦名‘百濮’。”宋代有濮万年;明代有濮有容,分水人,陆安知县;清代有濮仲谦,江宁人。
二、濮
濮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江苏多此姓。
濮姓起源:
1、系自姬姓。濮,春秋时卫之鄄邑(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为卫大夫之采邑,因氏。
2、系自姜姓。姬,春秋时齐大夫采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之濮城),因氏,见《姓苑》。
3、系自熊姓。濮氏楚之族,即百濮。春秋时活跃于湖北石首东南之夷人,书称百濮族,其后一支定居于河南濮河两岸,另一支迁入川,成为南北朝时巴中七姓之一。
4、系自姚姓。舜之子散封于濮(故城在今河南濮河上流之濮阳、滑县、延津一带),亦为濮氏。
濮姓名人:
濮坦,宋时归安人,隆兴登科,知龙溪县。
郡望:鲁国、濮阳、东鲁。
安陆郡:安陆置县始于战国中期。南北朝时期的宋国孝建元年(甲午,公元454年)置安陆郡。唐朝时期改郡为州。宋朝时期改州为府。明、清两朝时期为德安府安陆县,辛亥革命以后归属江汉道。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己亥属武汉市,1961年辛丑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庚戌属孝感地区。1987年丁卯9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陆县,设立安陆市以原安陆县的行政区域为安陆市的行政区域。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鄄城)。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博陵郡:东汉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平陵郡:汉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晋朝时期改为平陵县,属于青州济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部一带地区。
无锡县: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朝元贞元年(乙未,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中书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朝应征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安陆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安平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亦称锡山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东鲁堂、曲阜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帝丘堂、轩都堂、东郡堂
尚忠堂:
青云堂:
一、濮pú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天津之武清,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榆次,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卫大夫食采於濮,因而氏焉。其地在澶州濮阳。今新定有此姓。望出鲁国。”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舜帝子散封於濮者。”此亦以邑为氏,当系出妫姓。
3、又据《路史》注云:“濮氏,楚之族,即百濮,熊姓。”《姓氏词典》称:“濮,旧说为周代国名,在今湖北石首县南。相传其国无君长,各以邑落自聚,故亦名‘百濮’。”宋代有濮万年;明代有濮有容,分水人,陆安知县;清代有濮仲谦,江宁人。
二、濮
濮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江苏多此姓。
濮姓起源:
1、系自姬姓。濮,春秋时卫之鄄邑(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为卫大夫之采邑,因氏。
2、系自姜姓。姬,春秋时齐大夫采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之濮城),因氏,见《姓苑》。
3、系自熊姓。濮氏楚之族,即百濮。春秋时活跃于湖北石首东南之夷人,书称百濮族,其后一支定居于河南濮河两岸,另一支迁入川,成为南北朝时巴中七姓之一。
4、系自姚姓。舜之子散封于濮(故城在今河南濮河上流之濮阳、滑县、延津一带),亦为濮氏。
濮姓名人:
濮坦,宋时归安人,隆兴登科,知龙溪县。
郡望:鲁国、濮阳、东鲁。
其他姓氏
[ 濮 ]字的同音字 - [ pu ]
[ 濮 ]的同部首字 - [ 氵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