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g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200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186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197 |
1995年 | 155 | 1987年 | 167 | 1982年 | 256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500 |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阳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复姓。
阳(Yāng)姓,源出有:
阳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源于东周时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公元前544~前521年在位),将自己的小儿子姬樊封在阳邑(今河南济源),史称其为“阳樊”。
周景王二十五年~周敬王姬丐四年间(公元前520~前516年),周景王的庶子王子朝为篡夺王位,于周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发动了叛乱。在此期间,阳樊为避王室之乱而奔居燕国。燕惠公接纳了阳樊,将自己的别邑唐(游猎玩耍之园区,今山西冀城)赐予他,此后燕国的别唐又改称为阳邑。后来燕惠公在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启动了政治改革,欲重用下层有才华的官吏以取代贵族诸大夫,却遭到了上层贵族们的强烈反对,燕惠公不得不逃往齐国避难。有意思的是:当时齐国大夫高偃率齐军接应燕惠公,并将其保护起来后,也将其安置于阳邑(今山东临沂沂水)。燕国诸贵族拥立了新君,即燕悼公,并对要复立燕惠公的齐、晋联军采分化瓦解的策略,迫使得齐国承认了燕国拥立新君的现状。从此以后,燕国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就此在政治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各诸侯国,一直到秦始皇灭燕国。
阳樊在此期间又不得不转迁至冀邑(今北京西南部),然后以自己原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子孙后代皆因之,成为阳氏一大族。阳氏族人大多尊奉阳樊为得姓始祖。
阳姓起源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代北鲜卑莫胡卢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莫胡卢氏,代人,(魏)孝文改为阳氏。”代北(今河西走廊及以北一带)鲜卑族人入主中原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顺利平定地方叛乱后,把彻底的汉化政策当成一生最重要的事业,谁敢阻拦,就会遭到最无情的惩罚。他的亲生儿子、十五岁的太子拓拔·恂就是因违抗父亲的汉化政策而送了命。
在元宏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莫胡卢氏改为汉姓阳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阳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太傅阳处父,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一太傅叫处父,以擅长使用“虚饵之计”闻名天下,并导演了晋国“三易中军”的历史事件。因他被封于阳邑(今山西太谷东阳城),因此称阳处父,时人尊称其为“阳子”。晋襄公姬欢(姬环)执政时期(公元前627~前621年在位),一大批晋文公姬重耳时期(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的老臣相继去世,大夫赵盾和狐射姑等都升迁高层,但相互之间为权利时有争执。
在阳处父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阳姓起源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瑕,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穆王熊商臣(公元前625~前614年在位)有个儿子名叫扬,公子扬的孙子叫公子瑕。在楚平王芈居(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公子瑕出任令尹,被封于襄水之阳(今湖北襄阳),号称阳匄。周敬王姬丐元年(楚平王十年,吴王僚即姬诸樊八年,公元前519年),吴国与楚国争夺江南霸主地位,出兵伐楚,当时吴军以公子光为元帅。楚平王排令尹子瑕偕司马蒍越迎战,可惜子瑕抱病出征,病逝于途中,楚军士气因此低落,行军至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部)与吴军遭遇,楚军尚未列阵即自行溃退,结果楚国大败,损兵折将,失地丢人。
在令尹子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襄阳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阳姓起源五
源于复姓,出自古代以阳为字的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在中国历史上,有带“阳”字的复姓四十余个,即:欧阳氏、高阳氏、靑阳氏、孙阳氏、子阳氏、周阳氏、泾阳氏、逼阳氏、梗阳氏、戏阳氏、鲑阳氏、叶阳氏、陵阳氏、鲜阳氏、栎阳氏、濮阳氏、太阳氏、两阳氏、老阳氏、安阳氏、成阳氏、南阳氏、咸阳氏、朱阳氏、索阳氏、螺阳氏、东阳氏、灌阳氏、襄阳氏、丹阳氏、风阳氏、平阳氏、凤阳氏、邵阳氏、溧阳氏、吉阳氏、阳高氏、阳信氏、昆阳氏、演阳氏等,大多是以地名形成的复姓。
到了秦、汉朝时期以后,这些复姓族人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多有称阳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阳氏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阳姓起源六
源于契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辽政权纳喇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纳喇氏,源为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代孙耶律·大石之部众,史称黑契丹、哈剌契丹,世居西辽(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也迷里河即今新疆额敏河地区,东起土兀刺河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即今叶密里河流域广大地区),后被蒙古别速惕氏部落首领、成吉思汗属下大将别速惕·哲别击败吞并,逐渐成为蒙古别速惕氏部族民,汉义“太阳”。
元末明初,蒙古族纳喇氏族人中有取姓氏汉义改汉姓为阳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在明、清朝时期,满族中有引称纳喇氏者,满语为Nara Hala,后多冠汉姓多为那氏、纳氏、何氏等,亦有称阳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阳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宋朝时期蒙古乃蛮部太阳汗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乃蛮部,是公元十二~十三世纪蒙古高原西部操突厥语的一个游牧民族部落,汉译又称乃马部、乃满部、廼蛮部、奈曼部、奈蛮部、耐满部,相传其最早住在吉利吉思地区,其族源可能同唐朝时期南下的黠戛斯人有关。
在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别帖乞·屈出律的后裔子孙和族人中,多有以先祖汗称“太阳汗”为汉化姓氏者,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阳姓起源八
源于改姓,出自南宋时期开国男杨大巽,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杨大巽,南宋末期著名将领,以功封醴陵县开国男(南宋王朝官爵,相当于县侯,五爵中的末位),逝世后葬于城北姜桥。杨大巽的次子杨霖,在元朝初期避难远遁,改姓阳氏,称阳霖。
至元朝时期政局平稳了,阳霖复迁回瓜畲(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瓜畲乡地区)。下传十二世至阳明季,族分今湖南醴陵鲤浦、湖南攸县东冲、江西安福瓜畲三大衍派,皆不复杨氏而沿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成为今天著名的瓜畲阳氏大族。
阳姓起源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阳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阳姓起源十
源于姬姓,出自源于西周时期的古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考》记载,周王朝初期,有一个附庸的小方国,称阳国,故址位于古青州南部(今山东临沂沂水)。由于阳国紧邻强大的春秋霸主齐国,在周惠王十五年(齐桓公姜小白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出兵击破阳国,并将自己齐国之人迁入其都,阳国就此灭亡。
阳国亡国之后,原阳国王族子孙以及一些国民遂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为阳氏之始。
阳姓起源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鲁国大夫季孙阳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阳虎,即阳货,姬姓季孙氏,是鲁国执政上卿季平子(季孙意如)的家臣,著名的鲁国大夫。鲁国季氏家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即季氏家族的大管家。在执政上卿季平子逝世后,阳虎专权,自己执掌鲁国政事,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后挑起了著名的“阳货之乱”。“阳货之乱”的社会背景,就是齐国势力的介入。阳虎与公山弗扰曾在周敬王姬丐十五年(鲁定公姬宋五年,公元前505年)共谋囚禁了执政上卿季桓子(季孙期),关押在蒲圃(今山东曲阜南门外泰安一带),为此曾求见孔子征求意见,孔子拒绝与之相见。季桓子被迫与阳货订盟后方获释。
到了周敬王姬丐十八年(鲁定公姬宋八年,公元前502年),阳虎勾结“三桓”的一些子弟和家臣,谋刺季桓子于蒲圃,计划以季桓子之弟季寤取代季桓子,以叔孙武叔的庶兄叔孙辄代替叔孙武叔,自己则代替孟懿子。鲁国其他三家贵族即“三桓”联合起来攻击阳虎,阳虎的军队被叔孙武叔和孟懿子联手打败,只好退守自己的邑地阳关(今山东宁阳)。相持到周敬王姬丐十九年(鲁定公姬宋九年,齐景公姜杵臼四十七年,公元前501年),阳货看看自己势孤,遂奔逃齐国,不料齐景公见其无用了,根本就不收留他,无奈之下,阳虎又奔往晋国,投靠了晋国的赵简子(赵鞅)。据史籍《春秋左氏传·定公五年》中记载:“鲁阳货执季桓子。阳货欲见孔子。”在《左传·定公八年》中又记载:“鲁三家攻阳货,阳货奔阳关。是年,公山弗扰召孔子。”
在季孙阳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阳虎氏、阳货氏,后又省文简改为单姓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山东省的泰安市泰山区、新泰市,云南省文山州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阳朔区、临桂区、灵川县,甘肃省的东乡市、陇西县,河北省的玉田县,湖南省的道县、醴陵县、攸县,四川省的广元市朝天区、南充市营山县、南充市西充县(观凤、青狮、仁和、双河等乡镇)、泸州市泸县立石镇、毗卢镇、巴中市平昌县、自贡市、宜宾高县,广汉市,贵州省的威宁市,重庆市的梁平县,湖北省的广水市,江西省赣州市,江西省南康市,江西省上犹县,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阳氏族人分布。
沂水郡:即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境域。在夏王朝时期,即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沂水北境、东境入青州,南境入徐州。商王朝时期,沂水地属人方。西周时期,沂水地属鲁国。春秋时期,沂水地为郓县,莒鲁之争后地入齐国。战国时期,沂水地为盖邑。秦朝时期,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西汉时期,沂水地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废城阳国,沂水地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两县升为郡。三国时期,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晋元康七年(丁巳,公元297年)分东莞置东安郡。自东晋永嘉年以后,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东晋咸和二年~义熙五年(公元327~409年),沂水地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南北朝时期,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正式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朝末年,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从此沿用至今。唐朝时期的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沂地属莒州,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山东临沂)。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北宋时期,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国时期,金太宗天会四年(丙午,公元1126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国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宋端平元年(甲午,公元1234年),元、宋联手灭金国,沂地此时归蒙古汗国,(己卯,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明朝初期因之,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初期因之,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改属莒州,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改属沂州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设道,沂水县属岱南道。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改属济宁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属琅琊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裁道,沂水县直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2月设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沂水县属之。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6月,日寇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据沂水城,沂水沦陷。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3月,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东分局直接领导。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2月,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原沂水县境除中部改为沂中县外,西南部划为沂南县,南部划为沂临边联县,东南部划为沂东县,东北部划为莒沂边县,北部划为沂北县,西北部划为沂源县,而后又几经分合,归属不一。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8月,沂中、沂东县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省战工会改称)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沂蒙专署。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1月,沂北、莒沂边县属沂山专署。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7月,沂中县属鲁中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13日属山东省政府(省行政委员会改称)鲁中行政公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7月17日,属山东省政府鲁中南行政区公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7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恢复沂水县名,沂北与莒沂二县合并为莒沂县,属沂蒙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沂水、莒沂县仍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1950年5月11日属山东省人民政府沂水专署。1953年8月沂水专署撤销,并入临沂专署,莒沂县撤销,九个区归沂水县,沂水县属临沂专署。1967年县改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临沂行政公署,1995年4月21日临沂行政公署撤销,建立临沂市(地级市),县仍属之。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阳都县:汉朝时期县名,隶属于徐州琅琊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疃村一带。汉朝灭亡后即被废黜。
沂水堂:以望立堂。
阳都堂:以望立堂。
陇西堂:以望立堂。
启胤堂:以夏启后胤立堂。
谏议堂:以祖先阳城官职立堂
一、阳(陽)y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南康、福建之青流、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侗、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考》云:“阳,古国名。周惠王时,齐人迁阳,子孙以国为氏。”郑樵亦注:“其国近齐,闵二年齐人迁之,子孙以国为氏。或言: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而以为阳国,误矣。阳樊,周畿内之邑。”
2、《广韵》亦注:“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后裔避周乱适燕,因邑命氏。”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县,现名皮城。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
3、郑樵又注:“楚有阳氏,芈姓。”春秋时晋有阳处父,鲁有阳货;汉代有阳雍伯;后魏有阳球,九江太守;宋代有阳孝本,隐士。
二、阳(陽)
阳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湖南、广西、江西、四川等省区多此姓,4省区阳姓约占全国汉族阳姓人口94%。
阳姓起源:
1、系自姒姓。夏禹之裔有阳氏。
2、周时阳国(故城在今山东沂水西南之阳都城),周惠王十八年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
3、系自姬姓。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故城在今河南济源皮城),后裔避周乱适燕(故城在今河南汲县,历史上称南燕),因邑命氏。
4、春秋时鲁季孙氏家臣阳虎,因封邑在阳关(在今山东泰安南)而得氏。
5、系自芈姓。春秋时楚穆王之子为王子扬,扬之孙名匄,楚平王时任令尹,封于阳,又称阳匄,其后以地为氏。
6、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太傅阳处父封于阳(故城在今山西太谷东之阳城),其后因以为氏。
7、台湾土著、土家族等均有此姓。
阳姓名人:
阳并,汉成帝时上谷都尉。
郡望:玉田。
阳姓古代名人
阳货春秋,名虎,字货,鲁国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这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
阳尼南北朝,字景文,北魏无终人,少好学,博通群籍,征拜秘书著作郎。尼一生著书数千卷,所造《字释》数十篇,未就而卒。
阳介南北朝,阳尼之子,字天佐,奉朝请冀州默曹参军,早卒。尼从子鸣鹄、季智,前后为幽州司马。尼从子荆,有吏能,任范阳太守.尼从子延兴,任函州敕史。
阳藻南北朝,阳尼从孙,字景德,粗通经史,历官宁远将军、领统军,外御内抚,甚得局边之称。尼从孙诠之,字子衡,曾任司徒行参军。尼从孙璠,任通直散骑常侍。
阳城唐朝,字亢宗,唐代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唐德宗时,他出任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刺史。当时道州一带多矮人,身高不过3尺,历来的地方官把这些矮人作为特产土贡献于朝廷,专供朝廷取乐玩耍。阳城上任后,看到这种不人道的行为甚为愤怒,他上疏陈述了历年因贡矮奴给道州人民带来的无尽苦难,要求皇帝免除这项陋规。唐德宗看后遂同意停止当地土贡。道州百姓听到这一消息无不感恩戴德。后来,民间便把阳城奉为福星,将他塑造成为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一派和颜,充满了福运和财气,这也表达了人民对阳城的崇敬之情。阳城的故乡夏县庙前镇还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阳公庙。
阳乘庆南北朝,阳尼从孙,官至太学博士,继承祖父遗志,撰《字统》二十卷,行于世。尼从孙固,字敬安,历官北平太守、郎中令、前军将军。固为人刚直雅正,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没之日,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
阳休之南北朝,阳尼重从孙,字子烈。东魏武定年间,官至黄门朗。北齐天统年间,官拜吏部尚书。北周武帝年间,官拜州刺史。著有《幽州人物志》。尼重从孙弼,字世辅,长于吏事,本州别驾加轻车将军。尼重从孙伯庆,汝南太守。
阳处父春秋,晋文公、襄公时人,虽然不算多么显赫的人物,但是却主导了一次震惊当时的人事异动,即所谓“易中军”并涉入所谓的“三易中军帅”的权力斗争的漩涡,最后身死名裂。阳处父的身份及权力,功劳等各方面探讨所谓“易中军”及“三易中军帅”的相关问题,认为阳处父只是台面上的白手套型的人物,幕后的操纵者,其实是晋襄公。阳处父的失败,即是晋襄公的失败。对阳处父的评价,包括所谓的“仲尼曰”及《礼记·檀弓篇》的记载,以二者之时代背景及个人立场之故,皆未能肯定阳子行事,实有失公允。以为阳子忠贞,可比荀息。叔向忠于公室,世所共知。叔向犹愿效法阳子,亦所谓推己及人也。
阳孝本宋朝,大学者,学问深而博,品德高贵,隐居在山中读书讲学,朝廷再三叫他做官都不去。当时的学问人都敬重他,苏东坡也佩服他。后来还是被朝廷请去给太子讲学。
阳虎东周春秋,姬姓阳氏,名虎,东周春秋时期鲁国人,孟孙氏的族人,季孙氏的家宰。
沂水郡:即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境域。在夏王朝时期,即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沂水北境、东境入青州,南境入徐州。商王朝时期,沂水地属人方。西周时期,沂水地属鲁国。春秋时期,沂水地为郓县,莒鲁之争后地入齐国。战国时期,沂水地为盖邑。秦朝时期,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西汉时期,沂水地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废城阳国,沂水地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两县升为郡。三国时期,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晋元康七年(丁巳,公元297年)分东莞置东安郡。自东晋永嘉年以后,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东晋咸和二年~义熙五年(公元327~409年),沂水地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南北朝时期,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正式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朝末年,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从此沿用至今。唐朝时期的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沂地属莒州,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山东临沂)。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北宋时期,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国时期,金太宗天会四年(丙午,公元1126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国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宋端平元年(甲午,公元1234年),元、宋联手灭金国,沂地此时归蒙古汗国,(己卯,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明朝初期因之,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初期因之,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改属莒州,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改属沂州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设道,沂水县属岱南道。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改属济宁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属琅琊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裁道,沂水县直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2月设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沂水县属之。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6月,日寇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据沂水城,沂水沦陷。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3月,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东分局直接领导。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2月,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原沂水县境除中部改为沂中县外,西南部划为沂南县,南部划为沂临边联县,东南部划为沂东县,东北部划为莒沂边县,北部划为沂北县,西北部划为沂源县,而后又几经分合,归属不一。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8月,沂中、沂东县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省战工会改称)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沂蒙专署。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1月,沂北、莒沂边县属沂山专署。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7月,沂中县属鲁中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13日属山东省政府(省行政委员会改称)鲁中行政公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7月17日,属山东省政府鲁中南行政区公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7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恢复沂水县名,沂北与莒沂二县合并为莒沂县,属沂蒙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沂水、莒沂县仍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1950年5月11日属山东省人民政府沂水专署。1953年8月沂水专署撤销,并入临沂专署,莒沂县撤销,九个区归沂水县,沂水县属临沂专署。1967年县改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临沂行政公署,1995年4月21日临沂行政公署撤销,建立临沂市(地级市),县仍属之。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阳都县:汉朝时期县名,隶属于徐州琅琊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疃村一带。汉朝灭亡后即被废黜。
沂水堂:以望立堂。
阳都堂:以望立堂。
陇西堂:以望立堂。
启胤堂:以夏启后胤立堂。
谏议堂:以祖先阳城官职立堂
一、阳(陽)y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南康、福建之青流、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侗、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考》云:“阳,古国名。周惠王时,齐人迁阳,子孙以国为氏。”郑樵亦注:“其国近齐,闵二年齐人迁之,子孙以国为氏。或言: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而以为阳国,误矣。阳樊,周畿内之邑。”
2、《广韵》亦注:“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后裔避周乱适燕,因邑命氏。”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县,现名皮城。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
3、郑樵又注:“楚有阳氏,芈姓。”春秋时晋有阳处父,鲁有阳货;汉代有阳雍伯;后魏有阳球,九江太守;宋代有阳孝本,隐士。
二、阳(陽)
阳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湖南、广西、江西、四川等省区多此姓,4省区阳姓约占全国汉族阳姓人口94%。
阳姓起源:
1、系自姒姓。夏禹之裔有阳氏。
2、周时阳国(故城在今山东沂水西南之阳都城),周惠王十八年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
3、系自姬姓。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故城在今河南济源皮城),后裔避周乱适燕(故城在今河南汲县,历史上称南燕),因邑命氏。
4、春秋时鲁季孙氏家臣阳虎,因封邑在阳关(在今山东泰安南)而得氏。
5、系自芈姓。春秋时楚穆王之子为王子扬,扬之孙名匄,楚平王时任令尹,封于阳,又称阳匄,其后以地为氏。
6、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太傅阳处父封于阳(故城在今山西太谷东之阳城),其后因以为氏。
7、台湾土著、土家族等均有此姓。
阳姓名人:
阳并,汉成帝时上谷都尉。
郡望:玉田。
一、阳(陽)y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南康、福建之青流、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侗、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考》云:“阳,古国名。周惠王时,齐人迁阳,子孙以国为氏。”郑樵亦注:“其国近齐,闵二年齐人迁之,子孙以国为氏。或言: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而以为阳国,误矣。阳樊,周畿内之邑。”
2、《广韵》亦注:“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后裔避周乱适燕,因邑命氏。”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县,现名皮城。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
3、郑樵又注:“楚有阳氏,芈姓。”春秋时晋有阳处父,鲁有阳货;汉代有阳雍伯;后魏有阳球,九江太守;宋代有阳孝本,隐士。
二、阳(陽)
阳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湖南、广西、江西、四川等省区多此姓,4省区阳姓约占全国汉族阳姓人口94%。
阳姓起源:
1、系自姒姓。夏禹之裔有阳氏。
2、周时阳国(故城在今山东沂水西南之阳都城),周惠王十八年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
3、系自姬姓。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故城在今河南济源皮城),后裔避周乱适燕(故城在今河南汲县,历史上称南燕),因邑命氏。
4、春秋时鲁季孙氏家臣阳虎,因封邑在阳关(在今山东泰安南)而得氏。
5、系自芈姓。春秋时楚穆王之子为王子扬,扬之孙名匄,楚平王时任令尹,封于阳,又称阳匄,其后以地为氏。
6、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太傅阳处父封于阳(故城在今山西太谷东之阳城),其后因以为氏。
7、台湾土著、土家族等均有此姓。
阳姓名人:
阳并,汉成帝时上谷都尉。
郡望:玉田。
沂水郡:即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境域。在夏王朝时期,即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沂水北境、东境入青州,南境入徐州。商王朝时期,沂水地属人方。西周时期,沂水地属鲁国。春秋时期,沂水地为郓县,莒鲁之争后地入齐国。战国时期,沂水地为盖邑。秦朝时期,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西汉时期,沂水地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废城阳国,沂水地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两县升为郡。三国时期,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晋元康七年(丁巳,公元297年)分东莞置东安郡。自东晋永嘉年以后,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东晋咸和二年~义熙五年(公元327~409年),沂水地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南北朝时期,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正式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朝末年,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从此沿用至今。唐朝时期的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沂地属莒州,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山东临沂)。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北宋时期,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国时期,金太宗天会四年(丙午,公元1126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国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宋端平元年(甲午,公元1234年),元、宋联手灭金国,沂地此时归蒙古汗国,(己卯,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明朝初期因之,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初期因之,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改属莒州,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改属沂州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设道,沂水县属岱南道。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改属济宁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属琅琊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裁道,沂水县直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2月设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沂水县属之。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6月,日寇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据沂水城,沂水沦陷。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3月,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东分局直接领导。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2月,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原沂水县境除中部改为沂中县外,西南部划为沂南县,南部划为沂临边联县,东南部划为沂东县,东北部划为莒沂边县,北部划为沂北县,西北部划为沂源县,而后又几经分合,归属不一。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8月,沂中、沂东县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省战工会改称)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沂蒙专署。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1月,沂北、莒沂边县属沂山专署。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7月,沂中县属鲁中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13日属山东省政府(省行政委员会改称)鲁中行政公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7月17日,属山东省政府鲁中南行政区公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7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同年8月恢复沂水县名,沂北与莒沂二县合并为莒沂县,属沂蒙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沂水、莒沂县仍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1950年5月11日属山东省人民政府沂水专署。1953年8月沂水专署撤销,并入临沂专署,莒沂县撤销,九个区归沂水县,沂水县属临沂专署。1967年县改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临沂行政公署,1995年4月21日临沂行政公署撤销,建立临沂市(地级市),县仍属之。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阳都县:汉朝时期县名,隶属于徐州琅琊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疃村一带。汉朝灭亡后即被废黜。
沂水堂:以望立堂。
阳都堂:以望立堂。
陇西堂:以望立堂。
启胤堂:以夏启后胤立堂。
谏议堂:以祖先阳城官职立堂
一、阳(陽)y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南康、福建之青流、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侗、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考》云:“阳,古国名。周惠王时,齐人迁阳,子孙以国为氏。”郑樵亦注:“其国近齐,闵二年齐人迁之,子孙以国为氏。或言: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而以为阳国,误矣。阳樊,周畿内之邑。”
2、《广韵》亦注:“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后裔避周乱适燕,因邑命氏。”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县,现名皮城。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
3、郑樵又注:“楚有阳氏,芈姓。”春秋时晋有阳处父,鲁有阳货;汉代有阳雍伯;后魏有阳球,九江太守;宋代有阳孝本,隐士。
二、阳(陽)
阳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湖南、广西、江西、四川等省区多此姓,4省区阳姓约占全国汉族阳姓人口94%。
阳姓起源:
1、系自姒姓。夏禹之裔有阳氏。
2、周时阳国(故城在今山东沂水西南之阳都城),周惠王十八年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
3、系自姬姓。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故城在今河南济源皮城),后裔避周乱适燕(故城在今河南汲县,历史上称南燕),因邑命氏。
4、春秋时鲁季孙氏家臣阳虎,因封邑在阳关(在今山东泰安南)而得氏。
5、系自芈姓。春秋时楚穆王之子为王子扬,扬之孙名匄,楚平王时任令尹,封于阳,又称阳匄,其后以地为氏。
6、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太傅阳处父封于阳(故城在今山西太谷东之阳城),其后因以为氏。
7、台湾土著、土家族等均有此姓。
阳姓名人:
阳并,汉成帝时上谷都尉。
郡望:玉田。
其他姓氏
[ 阳 ]字的同音字 - [ yang ]
[ 阳 ]的同部首字 - [ 阝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