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拾去据为己有,形容大治之世。
例路不拾遗,国无狱讼。——汉·贾谊《先醒》
英lost articles are always returned; no one picks up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time;
⒈ 谓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引汉 贾谊 《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 川 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亦作“路无拾遗”。 《孔子家语·相鲁》:“长幼异食,彊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
⒈ 路人看见道路上的失物而不会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也作「道不拾遗」、「路无拾遗」。
引《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老残游记·第三回》:「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
1、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在我们这个“双文明村”已经实现了。
2、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正是社会治安良好的最佳写照。
3、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4、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非虚言。
5、路不拾遗,固为人们所倡导,但如此似乎脱离了现实。